避險趨利 中資為何頻頻收購收購美國酒店?
新聞來源:宏輝智通 發布日期:2016-10-26 瀏覽次數:2065
對美國酒店業的預期回報率較高,必然是中資熱衷收購美國酒店,而非其他資產的重要原因。
在人民幣貶值趨勢未改、國內資產荒局面仍在蔓延的雙重影響下,中資出海尋找高收益資產的腳步必然不會停止。
海航集團收購希爾頓股權被證實。10月24日,海航集團官方證實,海航集團將花費65億美元從黑石集團的關聯公司收購希爾頓約25%的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后,海航集團將成為希爾頓的單一最大股東,而希爾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團之一。
海航入股希爾頓并不是中資收購美國酒店的個案。事實上,就在去年,安邦保險以19.5億美元收購了紐約的華道夫酒店,并曾試圖收購喜達屋和美國的其他酒店,一度引發輿論熱議。而美國酒店業之所以受到中資青睞,大致的原因是中資有對沖匯率風險的需求,同時對美國酒店業的預期回報率又較高。
首先,人民幣溫和貶值的趨勢不改,而中資有對沖匯率風險的需求,用這一邏輯來解釋中資的海外收購現象至今有效。10月25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早盤與中間價再創6年新低。目前來看,由于過去多年的持續升值帶來的明顯高估,人民幣的修正式貶值僅過半程,而在所有的貨幣中,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幅度是較大的。美元指數的強勁表現,使得包括美國商業地產在內的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受到追捧。
就海航集團而言,無論是作為一個多元化經營、開展海外收購較早的產業集團,還是其航空業起家的背景,都決定了海航集團對人民幣貶值的風險更為敏感。早在2010年,海航集團就完成了其第一筆大型的海外收購,自此開始的每一年,海航集團的海外收購幾無間斷。此外,航空業是一個負債率相當高的行業,一大部分資產要用于購買和租賃飛機,而采購的飛機主要以美元計價,因此人民幣貶值會致使經營壓力增大。
其次,對美國酒店業的預期回報率較高,必然是中資熱衷收購美國酒店,而非其他資產的重要原因。對美國酒店業預期回報率計算,一方面要考慮到酒店當前的經營狀況;另一方面,也應該考慮到收購可能帶來的業務協同效應,對收購標的酒店業績的提振。這其中特別是對中國市場的深度開發--中資收購的多是國際著名高端酒店,而中國消費者在海外的高端消費需求仍有挖掘空間,在利用商業資源嫁接中國市場方面,中資顯然是有比較優勢的。
與國內相比,美國的酒店資產在某些方面更有吸引力,并且直接影響著預期回報。例如,安邦收購華道夫酒店,獲得的是終身產權,而在國內,包括酒店資產在內的商業地產只有40年的使用權,但在國內資產荒的現實下,購買價格卻可能更高。顯然,類似上述的區別只會讓美國酒店資產的回報對中資更有吸引力。
隨著國內企業資本積累的初步完成,并購整合已成為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而在人民幣貶值趨勢未改、國內資產荒局面仍在蔓延的雙重影響下,中資出海尋找高收益資產的腳步必然不會停止,美國酒店業受到中資追捧,也不出這一邏輯。至于賣方——美國的酒店業樂意向中資敞開大門,在意的顯然不只是中國買主手中有錢,更在于中國旺盛的高端消費需求所帶來的巨大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