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嗨"酒店改革如何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 酒店資訊-輝視資訊_旅游及大住宿業專業媒體 - 輝視-旅游及大住宿業門戶
新聞來源:宏輝智通 發布日期:2018-11-16 瀏覽次數:2945不同的酒店面向的是不同的市場空間,形式各樣的酒店在競爭中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輝視網訊 貝玉)酒店作為旅游的其中一個業態,對中國旅游業的發展舉足輕重。當前旅游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行業呈井噴式爆發,然而酒店業確是另一幅光景,尤其是豪華酒店,作為重資產其經營面臨著一系列的瓶頸,未來該如何破局?
在5月12日的第十屆全球文旅產業論壇、第十屆全球酒店業文化產業高峰論壇暨2018全球旅游業金樽獎、馬可波羅勛章頒獎盛典(第十屆)上,江西南昌飯店協會會長張杰,軟銀賽富投資合伙人陸豪,勝高酒店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盛宏軍,鵬恒太空倉酒店集團董事長李文鵬,華越集團創意總監、董事長葛平,雅曼酒店集團董事長蘇東共同對話了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酒店業的變革之路,中國旅游產業發展智庫理事長趙海擔任本次圓桌的主持人。
從有變優,供給側改革對酒店創新提出了新要求
2018年文化部和旅游部合并,文旅的融合讓酒店業看到了新的突破口,其在九江投資的一個項目不僅帶來了客流,解決了當地的居民的就業,拉動了地區經濟的發展。
江西南昌飯店協會會長張杰認為,旅游行業發展向好,供需內部結構發生了變化,酒店發展也要因地制宜。“景區里的氣泡酒店、帳篷酒店、民宿,旺季房價能做到千元以上,因為旅游有淡旺季,淡季我們會發力溫泉旅游項目。年輕人,自駕游消費者,傳統的觀光旅游如何重復吸引這群人帶來回頭客,這就需要酒店投資人和經營者的創新。”
“酒店業發展也要走出傳統思維,創新是永恒的主題。同時選擇酒店也需要根據資金的投入,合理控制現金流。”趙海補充道。
“從有變優,需要理論基礎的指導,誠如過去經營者遵循的波特競爭優勢理論,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專一化戰略,目標均是讓企業經營在產業競爭中高人一籌,互聯網經濟下很多產業發生了變化,企業的理論指導思想也隨之革新,供給側改革,單純地從產品方面談,無論產品被打造得多么新穎或多么有吸引力,產品是很容易被模仿的,因此我們占領市場,要形成壁壘,才能保持持久的競爭力。勝高在創新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成本,不斷探索產品和產業生態的創新。”勝高酒店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盛宏軍表示。
中國的經濟在供給側改革的思路下解決了產能過剩問題,對酒店業而言則意味著產品品質的提升和產品升級。
“我經常問投資對象,消費者心態發生變化,他們的需求是什么,如何解決,如果無法解決這個疑問,我們做出的改變就是無用功。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行業有很多自嗨型投資者、創業者,但供給側改革不是拍腦袋決定的,沒有用。”對于如何做好供給側改革,軟銀賽富投資合伙人陸豪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脫虛向實,什么樣的酒店才是好投資?
“從投資角度,我比較看好溫泉養生酒店,因為溫泉本身有稀缺性,這就是破解同質化的差異化,酒店選址和景觀是融合在一起的,酒店的土地成本和酒店的售價有必然的關系嗎?有關系,但是對消費者有必然的關系嗎?沒有關系。我認為酒店行業還有上升的空間,從經營者角度要把‘賓至如歸’做到極致。”陸豪表示。
“大家經常說叫脫虛向實,虛其實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實更是不能脫離,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脫虛向實沒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實際還是沒有‘脫’到位。”對當前行業經濟現象的評價,趙海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對此陸豪補充道:“脫虛向實事在人為,實際上脫虛向實的過程當中,實體經濟右大量的庫存,我們今天在解決一個問題,即改變生產方式,傳統的生產方式是設計師對產品進行定位,我們把產品生產出來再銷售,一旦找不準市場就會積壓大量的庫存。而現在是先根據銷售端的用戶需求形成消費者畫像,再由設計師定位。
我們談投資,從產品的潛在需求、政府關注度和資本市場關注度,這三個維度我們評A,都是愿意買進的,再診斷公司的現狀、研發、生產、銷售、人力、財務、戰略、媒介和政府工作管理,這些系統都不具備優勢的話,這家公司就不值得投入,技術的發展讓過程變得更加透明化,信息更加及時,企業的外部環境瞬息萬變,這是信息化社會造成的,而投資就是用貨幣直接對接產品功能,進而對消費者銷售。”
宏觀思維不能不落地,從微觀行為上需要關注消費者的體驗,讓消費者產生對酒店的依賴感,形成忠誠度,也是虛實并舉的印證。“宏觀思維、微觀行為是作為資產管理者和資產運營者去考慮的問題,很多人談消費者指數和大數據,中國有一句話叫‘叫功夫在詩外’,觀察的能力和寫詩的能力一樣重要,建議大家多觀察消費者指數。”陸豪表示。
向投資要回報,酒店將成為生活方式的弄潮兒
由于酒店物業持有的成本過高,加上高昂的人力成本,酒店的投資回報率一直不太理想,如何以較低的成本和較少的人力帶來比較高的投資回報?鵬恒太空艙酒店集團董事長李文鵬認為,太空艙酒店就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在落地和研發的過程中,我們考慮到未來如何實現快速的布局的問題,將酒店變成了模塊化、標準化裝修,節約了30%以上的成本和時間。酒店業多種模式并行,百花齊放,也需要更高的收益作為支撐,因此我們投入了更為細分化的領域,不同的酒店面向的是不同的市場空間,形式各樣的酒店在競爭中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把不動產變成了“動產”,也是新的嘗試。
作為新興品牌,雅曼酒店集團董事長蘇東表示,根據市場定位,今年集團做了兩條產品線,一條走文化定位,一條走科技定位,將科技元素應用到酒店服務中。
談及酒店的文化創意和空間創新,華越集團創意總監、董事長葛平表示:“酒店產品有兩個屬性,物流屬性是酒店建筑和空間,文化屬性是產品的文化內核。我參與過日本麗思卡爾頓酒店的設計規劃,根據酒店所在的區域文化,設計打造有很大的差異,酒店既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也具備當地的文化,兩種文化結合能放大品牌的效益,酒店能更好地與周邊環境形成融合。希爾頓的品牌產業線在臺灣、英國、日本、紐約完全不一樣,設計師具有很強的領跑性,我們希望我們做的產品,能給客人帶來欣喜的體驗,引領新穎的、精致的生活方式,而這是酒店自身應該具備的優勢。日本的酒店非常注重東方文化,我們在做日本酒店項目的時候也不斷地和各方斡旋,讓酒店保有東方美學和靜謐的生活方式,日本麗思卡爾頓酒店開業后,也成為了行業的風向標,從這個案例我想提出的是,我們國家各個地方的少數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都不一樣,酒店應該挖掘這種文化,更多地思考如何引領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再反推會來思考要做什么樣的產品,行業發展才會更加健康。”
“企業發展一定要和國家戰略相融合,供給側改革、扶貧攻堅、一帶一路,根據政策導向,企業不僅要做好資金管理,給消費者帶來好的產品體驗,同時也給社會帶來價值,這對行業,對我們自身,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盛宏軍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