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新的設計酒店 讓老建筑重獲新生
新聞來源:宏輝智通 發布日期:2017-07-24 瀏覽次數:2454美學與氛圍的重建讓整個空間散發出克制和解放、恒久和轉變的微妙力量,一套舊的舞臺背景,隨時準備煥發新生。
將老舊建筑改造成全新的設計酒店,這種新舊生命的反差與矛盾形成某種審美。它們破舊的外表下埋藏著過往和故事,也蘊含著無盡的潛能。
美學與氛圍的重建讓整個空間散發出克制和解放、恒久和轉變的微妙力量,一套舊的舞臺背景,隨時準備煥發新生。
紐約
Life Hotel
全世界都在關心著紙媒的發展,但沒有人能夠真正預測到它的未來。而對于熱愛平面雜志的人來說,也許這間Life酒店能夠帶你回憶起一些當初的輝煌。
酒店的前身是紐約《LIFE》雜志的編輯部大樓,這本創辦于1936年的印刷物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聞攝影周刊之一,許多作家、記者、藝術家都曾在此停留。2007年???,建筑曾被改造為公寓和小旅店,經營得不算太好,但“LIFE”的招牌卻始終保留在門口。2015年,開發商David Mitchell以超過4000萬美元的價格將這棟樓買下,并找來紐約知名餐飲品牌BR Guest的前任設計總監Tara Oxley擔當設計。或許情懷是LIFE酒店最大的一張牌,但酒店最終呈現出的克制而考究的復古感又值得細細品味。大片白色的墻面清爽明亮,藝術家專門為LIFE創造的200多幅作品也分別散落其間。98間客房的裝修風格有向上世紀致敬的部分,但也經過了當代設計眼光的審視:鐵架床,黃銅部件,現代的軟裝,高挑的天花板,大理石的浴室臺面……再加上無線音箱、智能電視,煥發出典型的新時代氣息。酒店的餐廳Life Restaurant是餐廳業老手Stephen Hanson和主廚Michael Vignola合作的結果,提供全日餐飲。大堂和地下室分別有一家酒吧,尤其是地下室那間,曾經就是《LIFE》雜志的員工平時休息小酌的地方。David Mitchell說:“當我第一次踏進這里,我感覺到它(這棟樓)仿佛在對我說話,這成了LIFE酒店的靈感。”反正時代總會逝去,但精神持續流傳。一本雜志的魅力能有多大?依舊耐人尋味。
地址:19 W 31st St, New York, 美國
普羅維登斯
Dean Hotel
盡管是美國羅德島州的首府,小城普羅維登斯卻往往因為布朗大學、羅德島設計學院等著名學府而受到關注。由Ash NYC事務所操刀設計的Dean酒店就是誕生在這個枝繁葉茂的城市之中,充滿美國舊式學院風,迅速成為人們頻繁駐足光顧的時髦酒店新寵。但有意思的是,酒店建筑的歷史卻一點也不學院。它原本是一棟建于1912年的教會房屋,后被改造成一家脫衣舞俱樂部,有過很長一段燈紅酒綠的時光。這些歷史痕跡現在仍然能夠從大廳里的馬克地板、走廊上的霓虹燈牌看出來,都是設計團隊的刻意保留。房間的設計上,Ash NYC從極富個性的歐洲精品酒店那里獲取靈感。潔白的墻面、利落的線條,顯得冷靜與節制。空間規劃受湖邊營地和單間校舍的啟發,混合搭配了Hudson Bay毛毯、手工定制家具和簡斂的肖像油畫,即便是面積最小的上下鋪客房,也搭配了家具設計大師Jean Prouvé的桌椅。
地址:122 Fountain St,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美國
悉尼
Old Clare Hotel
酒店所在的位置對于悉尼人來說是充滿回憶的。雖然處在城市的邊緣,但它曾經是CUB的舊址——這家啤酒廠開了170年,在悉尼人的印象里,他們總能在這里喝到好喝又便宜的啤酒。后來經營者撤出,它逐漸變成了一座令人遺忘的軀殼。新加坡商人Loh Lik Peng不愿看見釀酒廠和鄰棟的舊酒吧變成如此可惜的一角,決定將兩棟建筑重新翻修整頓,4年之后便誕生了時髦又新穎的 Old Clare Hotel。負責改建的是當地建筑設計公司Tonkin Zulaikha Greer,他們保留了老建筑的低調,并將分開兩個建筑的巷子改造成了酒店的大堂,為曾經充滿維多利亞時期風情的方形建筑賦予新的獨特風格。酒店擁有62間房間和套房,設計以工業風為主,房檐、老木鑲板以及原始裸露的磚塊都加強了這種印象??头坷?,中性色彩的毛絨真皮和胡桃木家具修飾并沒有喧賓奪主,反而讓室內的風格得到更完整的體現。
地址:1 Kensington St, Chippendale NSW 2008澳大利亞
新加坡
The Warehouse Hotel
過去一年,新加坡羅伯遜碼頭比以往生色不少,繼去年Philippe Starck設計的M Social酒店在新加坡河岸下游開業后,附近的The Warehouse酒店也已于今年1月開張。它由一座建于1895年的貨倉精心改裝而成,設有37間特別定制的客房。置身于不經修飾的水泥墻、帶刷痕的木地板及典型的高樓客房,可以深切感受到新加坡曾為馬六甲海峽貿易樞紐的盛世。
這一帶的歷史常常帶著些黑暗與叛逆的色彩。它曾是從事各種地下秘密活動的紅燈區,娼寮興盛,斗毆事件頻繁。1980年代,廢棄一時的舊貨倉發展為新加坡著名的夜店,也一度成為滋生非法交易的溫床。不過,復雜的背景如今剛好變成了該酒店的設計元素及賣點。高聳大廳保留下原有的紅石磚,天花板上的桁架、懸掛在半空中的黑色車輪與靠墻的黑色鐵梯,都呈現出濃濃的工業風。挑高的樓梯通往第二層客房,黑色桁架同樣沿用其中,造型刺穿墻面,帶來很強的視覺沖擊。被稱為“Minibar of Vice”的迷你酒吧以Vice(罪行)調侃著過往,物品包括一些熱量高到極易讓人產生罪惡感的零食。此外,大堂中還有一個提供自制的酒精飲品和酒類的酒吧,飲品單上包涵了許多過去的飲品,以向酒店曾經歷的特殊時代致敬。客人能在這里享受到過去香料貿易時代的味道,品嘗酒廠釀造的酒,并沉浸于新加坡1980年代最著名的迪斯科之中。
地址:320 Havelock Road, 169628, Robertson Quay, 新加坡